Y1^uL3]
新华社 vr@}0?CZ?
山河一气秋,塞上风景异。 >taRu.4T
{_)=JC
浩浩黄河蜿蜒流淌,贺兰山下果园飘香,六盘山上天高云淡,罗山叠翠如矗瀚海。“一河三山”既是宁夏重要的生态坐标,也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 W)bH_Kx]
vza;LtRp
进入新时代,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精心呵护黄河,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zcS 2c`
o} #MJxW
高颜值生态:重现美丽本色 <FAu+Jg
4?:0/
初秋的沙湖,沙水相依,鹭鸟翔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w'b]5c)b
A@De.t=
沙湖是黄河流域重要湿地,也是我国西北候鸟重要的迁徙通道。就在几年前,这颗“塞上明珠”还饱受污染之痛。 (Jj ?8`
:N\<&[b
因水体封闭,蒸发量大、补给量小,加上受周边面源污染及沙湖景区发展等影响,沙湖水质曾一度降到劣Ⅴ类,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 Hy5Pcg\
6_
E|U; b
“清楚地记得,2016年的一天,湖面上漂着大片翻白肚子的死鱼,看了很心痛。”沙湖景区一些员工回忆道。同年,沙湖水质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责令整改。 @bOg3Tv
9`Dxc02nT
清理湖底沉积物150万立方米,建成13.2公里防渗隔离沟,建造6000亩人工湿地并种植菖蒲、芦苇等植物吸附净化污染物,迁出景区内污水处理厂…… ppvMP*
U":=5~R&gx
经过“刮骨疗毒”式的治理,沙湖水质逐年改善,现已稳定在Ⅲ类至Ⅳ类。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生态保护部经理李冬萍欣喜地说,最近几年,沙湖多次监测到卷羽鹈鹕、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生态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已经建立沙湖常态化监测和保护机制。” YO{V=]gx
**sq!IddT)
大河之治,宁夏先行。 fsTKmLLc
lZR6x/h%5n
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宁夏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GD<NDgb
A~B9ay#S\
全区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9年超过80%,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2022年和2023年度,宁夏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次,“塞上江南”重现美丽本色。 ,5OlEN
KRiJ~to3,
制度护航,让高颜值生态长驻。 %Bn=yy$:
0ap_5Oa
宁夏率先全域推广“河长+检察长+警长”管理模式,与甘肃、内蒙古签订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成为黄河流域首个与上下游均建立补偿机制的省份。 []f(pOEq#
TZAX S$ja
“目前宁夏已建立起财政纵向和地区间横向协同推进的生态补偿机制,压实了各市县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各地改善环境的意识和投入明显加强。”宁夏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副处长张守君说。 AU#<\o
usm9|
高水平保护:筑牢生态屏障 _i[>%
@H\K
h1'
“看,雪豹F1在这里停留好几天了,可能捕猎了。”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副科长朱亚超不时查看卫星项圈传回的雪豹最新行动轨迹。今年宁夏在贺兰山放归两只雌性雪豹以来,朱亚超便开始了“云养豹”。 ;6w juEUB
1; `yr5tz
贺兰山是我国雪豹的重要栖息地和分布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雪豹曾一度消失。2020年9月,贺兰山上架设的红外相机偶然拍到雪豹,让朱亚超等人激动不已。 j
W
MI`]zYl3
近几年,宁夏在国家林草局指导下开展雪豹种群保护恢复工作。“当前贺兰山共监测到4只雪豹,我们监测发现,它们正在划定自己的领地,但行动路径互有重合,我们期待明年春天能有小豹子诞生的好消息。”朱亚超说。 A=e#F;`
7\=LPS`{
雪豹归来,是生态环境向好的生动例证。 E &'H6E#E
KKA0d%
m
贺兰山、罗山、六盘山从北至南巍峨耸立,不仅呵护着万物生灵繁衍生息,也构成了我国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然而,过去因长期无序开采、开垦、放牧等行为,“三山”不同程度遭到破坏。 E&x
~B|' mR*x
2017年以来,宁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打响“三山”清理整治攻坚战和保护修复持久战。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储煤厂等彻底关停,专项整治169处人类活动点位;在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全部拆除,三关口矿区企业全部清零,生态修复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在罗山,自然保护区内38座风电机组及附属设施全部退出……目前,“三山”自然保护区内问题点位已全部整改并实现动态清零。 5N{OUf
;PH*0@R<
站在贺兰山石炭井矿区一处煤渣山顶环顾四周,一座座渣台被削坡覆土,已长出点点新绿。石嘴山市生态保护林场贺兰山管护队队长刘术龙指着山脚一片绿树成荫的区域说:“原来这片都是洗煤厂,我们不敢穿白衣服进来,几分钟身上都黑了,现在这里的蓝天又回来了!” @v^P
,XV}
O&QsYlm
把宁静还给大山,将“伤疤”慢慢抚平。2021年,宁夏印发“三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106多亿元,启动实施项目400多个,“三山”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q%Y}ZMXe
j=Mz<u&
宁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去年,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响以来,宁夏闻令而动。在黄河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中卫市沙坡头,一条长约153公里、宽约10公里的固沙锁边带已然形成。 G0 pobY)
b%OK?H@
当前,宁夏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湿地保护率达到29%,“一河三山”生态屏障日益稳固。 xOGQ; 7A_
%U"YNyX
高质量发展:推进“六权”改革 X2M4c\#
'wCYiJ
两个月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与宁夏宝廷新能源有限公司完成了约6.4万吨标准煤的用能权交易,保障后者高端新材料项目的用能指标。 FQn[$F/n
Z>q2t4
这是宁夏开展用能权改革以来,完成的首宗用能权交易,标志着宁夏在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能耗资源制约、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F:J|Pm5pC
$b`1f\m
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2021年起,宁夏陆续启动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l=UApK3%2
Tb%JfU4.
在位于宁夏石嘴山市的宁夏大明活性炭有限公司,活性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性烟气,顺着一组管道被收集起来,经焚烧产生热能,为余热锅炉供能,实现了“变废为宝”。 lMPw1'
3CLBJg-Y\8
“过去公司一直通过烧煤把锅炉里的水加热,生产水蒸气,每年要消耗1万吨左右的煤炭。近年来我们通过技术革新,把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原本达标直排到大气中的烟气回收再利用,替代了烧煤,减少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宁夏大明活性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说。 CF={uZ"z
jLsaUaR
这家公司的技术革新,源自宁夏排污权改革的推动。宁夏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由政府无偿划拨改为市场公开交易,新改扩建项目则要到市场上买排污权,而企业通过提标改造、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后,节余的排污权即可入市交易。 !b@/.uwl
2\?mJ1yJ7
王文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将节余的排污权挂在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没想到成了“抢手货”,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很快被抢购一空,共获得19万余元的收益。“我们又将这笔资金投入到了脱硫塔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上,进一步提升工艺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c~(%Cu~
F._#Mw
当前,宁夏正以“六权”改革纵深推进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新局。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累计完成“六权”交易4705笔346亿余元,抵押融资43.4亿元,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夯实资源“底座”。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