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 文/李新宇 82BN/qfj[
@P*".OX
(7&k}A
C
[size=4][color=#666666] 现在对年的感觉是越来越淡了,就连孩子也不是那么的盼望了。[/color][/size] I
s v,
[size=4][color=#666666]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小的时候盼过年,主要是因为只有那几天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美味佳肴,可以买鞭炮,可以看只有过年才有的秧歌。特别是那时的衣服都是请人做的,所以样式肯定是与众不同。还有是因为住在北方,一到冬天就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所以都是过年时,大人们才会费尽心机弄些来,感觉特别珍贵。说道小孩喜欢的鞭炮更是按个数,论个放,而且要节约放到十五。之所以还关注秧歌,是因为那时还没电视,而秧歌完全就充当了春晚的角色。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不关注过年是因为他天天都觉得同过年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过年的时侯人相对多一些,可以得些压岁钱,可以玩个通宵没人管。[/color][/size] 1)D{w1P
[size=4][color=#666666] 是呀,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就买肯定不能亏了自己这张嘴。想穿就穿,从来不因为这些赶个时间。去了吃穿,聚会的时间更多,法定假日的增多几乎让家里人隔三差五就聚一次,已经早没了陌生感。所以按照老黄历大年初一去各位邻居家拜年的习俗早就搁浅了。[/color][/size] j9gn^xP
[size=4][color=#666666] 实际上我还是更怀念那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的。[/color][/size] L/QsP5^X^
[size=4][color=#666666] 说起年,不能不说的就是电视了。那时侯家里有台电视恐怕得让人羡慕死,我看的第一眼电视还是在我同学家,因为屋里太挤,只能趴在他家的窗户往里看,他们家大大的客厅里,就是因为摆了台小黑白电视,竟变得小小的,左邻右舍几乎是自备板凳到他家去看电视,那时候电视里哪有什么电视广告、新闻之类的,几乎是一部电视剧连续放,我看的第一部剧就是《敌营十八年》,那个上瘾啊,看着看着就发现同学家的态度似乎有些改变了,由热情到狂燥,后来干脆把电视一闭说有事要出门,实际上就是下逐客令了,小孩子哪知道深浅,还是大人们“机敏果断”,把我们连拖带拽的从那充满诱惑的屏幕前拖走,之后还狠狠地告戒我们以后不要这么“不懂羞耻”。看到他们的愤怒,我们只是觉得可笑,有什么可羞耻的呢?[/color][/size] Y3C4=&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