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 .RmWR`P
e+MS9[]
4月30日,太原火车站“改梅助困室”工作人员杨静在帮助旅客出站。“五一”假期期间,太原火车站“改梅助困室”工作人员坚守客运岗位,为旅客们排忧解难。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YWp5W0)[
k=)o0:6
新华社武汉4月30日电 题: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 r<G=Hd$WNP
HK&bTW=xp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kB{rc
L('8QECRi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每一位劳动者道一声:“辛苦了!” {*.`H.Nx
u 4.K}3b
在禾苗拔节的田垄间、在机器轰鸣的厂房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旁……节日期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数劳动者仍在辛勤地忙碌着。给予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应有的尊严,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0e\O
v[
g{{&o~We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hCEH .`
K]r0y3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这是诗经对于劳动生活的吟唱;锻铁图、酿酒图……这是敦煌壁画对于劳动场景的描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对于劳动开启美好生活的礼赞。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是贯穿于数千年历史的不变要义。 hImy z0]
0S,2foPYs
i*o%'i<A
niGx00vp
4月29日,在陕西省宝鸡市虢磻路立交项目工地上,两名工人在检查工程质量。当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很多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新华社记者 都红刚 摄 r W1Z5XD
'1hIS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淘粪工人时传祥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者”鞍钢工人郭明义……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但劳动者们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时代壮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各族人民的光辉典范。 ('@>#U~P2$
Y[l$qx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歧视、侮辱、侵犯劳动者的事件仍有发生。行车发生剐蹭,快递员遭到连续掌掴;乱丢垃圾受到阻止, 女子拎着扫把辱骂、殴打环卫工人;公交车上,有人呵斥身旁的农民工穿脏衣服……诸如此类,损害了劳动者的尊严,也让文明社会蒙羞。
,&y.;v7}
^sU%)|T)
社会分工有不同,但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一方面,每个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分贵与贱,那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虽然默默无闻,却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宝贵基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就业、医疗、养老等合法权益,为每一位劳动者营造平等、有尊严感的外部环境。让尊重劳动者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让维护劳动者的尊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po}.3]Rs'7
:x-PL!9
XKKE$\rO=
|
一共有 3 条评论